欢迎访问《中国疗养医学》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4-30
  

  • 全选
    |
    论著
  • 徐莉, 张超, 王志鹏, 毋琳, 王新宇, 周延英, 赵奎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1-6.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访调查高原官兵疗养后作用,研究分析高原疗养保障水平。方法   2023年7月对某高原部队57名疗养人员进行回访,分为三组,一组:海拔3 000~4 900 m 15人,二组:海拔5 000~5 300 m 23人,三组:海拔5 380~5 426 m 19人,采用问卷调查、检测及回访研究分析高原官兵疗养后作用。结果   疗养人员特勤疗养占54.4%,保健和专项疗养占42.1%。检测各组人员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氧饱和度均低,平均(90.96±6.55)%。高原官兵对疗养需求大、满意度高,支持海拔4 000 m以上人员安排特勤疗养。评价高原官兵疗养后作用显著,体现在高原反应症状减轻,对高原情况和自身健康维护的了解程度明显增加,疗养后的生活方式改善、心理情况调节及因疾病对工作的影响减少。结论   高原官兵对疗养需求大,疗养效果的后作用明显。今后可加强高原疗养保障制度的落实,开展高原疗养保障措施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疗养的后作用,为提高高原官兵的军事作业能力和健康维护提供有力保障。

  • 王瑶, 付伟, 程国彬, 李波, 严清明, 余艳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7-13.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探究高原驻训官兵群体中睡眠质量、正念练习实践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研究最终共招募了437名正在高原驻训的官兵参与。根据标准化的睡眠质量评估标准,划分为两个组别:睡眠质量良好组和睡眠质量不佳组。收集了所有参与者的基础人口学资料,并对其正念练习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评分进行了细致的评估。采用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分析来厘清它们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   ①睡眠质量良好组正念练习率较高,同时SCL-90阳性评分率则偏低。相反,不佳组的官兵平均年龄较大、军龄较长,且普遍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②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睡眠质量不佳是导致不良心理健康状态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同时,正念练习经验者则与不良心理健康风险负相关。③中介效应分析揭示了睡眠质量在正念经验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睡眠质量在这一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即正念经验通过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在高原驻训的官兵群体中,正念练习和优质的睡眠质量是维护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推广正念练习的相关培训以改善官兵的睡眠质量,有望成为提升高原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状态的有效途径。

  • 兰岚, 陈阿贞, 陈志斌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14-18.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芪红补肺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AH)大鼠肺动脉压的影响,探讨芪红补肺汤治疗HPAH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组)、HPAH模型组(H组)、芪红补肺汤治疗组(T组)、芪红补肺汤+Compound C组(T+C组),每组各10只。H组、T组、T+C组给予低压低氧环境建立大鼠HPAH模型。同时各组大鼠给予相关药物干预。干预完成后测定各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及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自噬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磷酸化水平及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B的表达。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H组大鼠与N组相比MPAP、RVSP、RVHI均明显升高(P<0.05),T组较H组MPAP、RVSP、RVHI均明显下降(P<0.05),T+C组较T组MPAP、RVSP、RVHI均明显升高(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H组大鼠肺组织自噬活跃,T组细胞自噬进一步增加,T+C组自噬活动较T组受到明显抑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N组相比,H组p-AMPK、Beclin-l、LC3B表达显著升高,p-mTOR、P62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H组相比,T组p-AMPK、Beclin-l、LC3B表达进一步升高,p-mTOR、P62表达进一步下降(P<0.05);与T组相比,T+C组p-AMPK、Beclin-l、LC3B表达则显著下降,p-mTOR、P62表达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   芪红补肺汤可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心室肥厚,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AMPK/mTOR信号促进细胞自噬相关。

  • 专题研究·康复治疗
  • 邱素萍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19-22.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弹力带训练在小容量肺叶灌洗尘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尘肺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行小容量肺叶灌洗术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加用弹力带训练,比较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干预前肺功能[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血气指标、运动能力、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O2)]水平、6 min步行距离(6MWD)、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评分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EV1(2.91±0.35)L、FVC(4.68±0.42)L、MVV(4.95±0.28)L均高于对照组(2.38±0.27)L、(3.87±0.35)L、(4.01±0.22)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CO2)(45.38±2.41)mmHg(1 mmHg=0.133 kPa)水平低于对照组(52.16±3.67)mmHg,p(O2)(75.21±5.96)mmHg水平高于对照组(68.94±5.2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6MWD(352.53±33.05)m、FMA评分(82.41±6.42)分均高于对照组(316.21±30.07)m、(74.35±5.71)分,CAT评分(11.38±1.67)分低于对照组(14.36±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容量肺叶灌洗尘肺患者术后使用弹力带训练效果较好,可使患者血气指标得到改善,肺功能、运动能力均得到较好的恢复,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 马志敏, 邢凤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23-27.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颊针疗法对改善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胃肠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经双盲法抽取开封市妇产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生成随机序列,并进行分配隐藏后,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常规组(50例)和颊针组(5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全身麻醉,颊针组采用颊针疗法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围术期疼痛情况、术后应激指标及胃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不同麻醉方案下,颊针组诱导后5 min(T1)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颊针组插管时(T2)、术毕时(T3)的HR分别为(77.69±10.24)次/min、(75.33±10.21)次/min,均低于常规组(83.23±10.46)次/min、(80.44±10.27)次/min,MAP分别为(110.25±20.43)mmHg(1 mmHg=0.133 kPa)、(109.45±20.49)mmHg,均低于常规组(126.33±20.37)mmHg、(124.14±20.45)mmHg,P<0.05;颊针组术中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术后30 min时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按压次数分别为(30.23±5.16)mg、(1.22±0.34)mg、(2.75±0.22)分、(1.55±0.27)次,均低于常规组(33.29±5.41)mg、(1.85±0.36)mg、(3.28±0.46)分、(2.14±0.37)次,P<0.05;颊针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催乳素(PRL)分别为(42.25±10.27)μg/L、(282.46±20.34)nmol/L、(27.55±5.15)ng/L、(13.23±3.16)μg/L,均低于常规组(47.23±10.35)μg/L、(294.25±20.41)nmol/L、(30.22±5.36)ng/L、(15.44±3.23)μg/L,P<0.05;颊针组的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低于常规组22.00%(11/50),P<0.05。结论   颊针疗法辅助全身麻醉能稳定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对增强患者镇痛效果、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并降低胃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 汤新晶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27-31.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定神针刺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ADHD儿童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定神针刺法干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脑电图指标、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测验(C-WISC)评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估量表(SNAP-Ⅳ)评分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脑电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β波、感觉运动节律(SMR)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β波、SM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θ波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θ波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WISC评分、SNAP-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IQ评分、VIQ评分、FIQ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

    C-W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多动/冲动症状评分、注意力缺陷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NAP-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双侧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神针刺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ADHD可改善脑电图和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减轻症状。

  • 张风婷, 赵丽敏, 魏瑞洁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32-35.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模态体感运动疗法应用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濮阳市中医医院外科87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纳入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44例和43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多模态体感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4周、8周、12周的疲乏程度[疲劳量表-14(FS-14)]、生命质量[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以及运动依从性。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FS-14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FS-1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研究组功能领域(17.69±2.17)分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5.34±1.19)分高于对照组功能领域(16.54±2.15)分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4.69±1.03)分,且症状领域(6.56±2.11)分及单项测量条目评分(13.17±3.12)分低于对照组症状领域(7.96±2.01)分及单项测量条目评分(14.76±3.23)分(P<0.05);干预4周、8周、12周后,研究组运动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运动完成率(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采用多模态体感运动疗法,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疲劳耐受度,提高术后生命质量,促进患者术后运动的积极性。

  • 李焕杰, 周该该, 程慧芳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36-39.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三维五感促醒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给予对照组正中神经电刺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三维五感促醒疗法。经过6个月治疗,对比两组苏醒情况[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神经功能障碍[残疾评分量表(DRS)]神经电生理变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脑电图(EEG)]、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动脉收缩期血流流动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CRS-R(15.67±2.13)分、GCS(12.67±1.43)分以及DRS(14.98±2.52)分高于对照组CRS-R(11.88±2.12)分、GCS(9.88±1.12)分和DRS(11.67±2.63)分(P<0.05);研究组BAEP(1.43±0.19)分、SEP(1.48±0.23)分、EEG(1.64±0.3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EP(1.88±0.54)分、SEP(1.79±0.25)分和EEG(2.99±0.89)分(P<0.05);研究组VS、VM比对照组高,且P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采取三维五感促醒疗法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苏醒,降低昏迷的严重程度,改善神经电生理变化和脑血流量,提高神经功能。

  • 刘鑫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40-43.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改良呼吸训练操联合芳香疗法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天津市胸科医院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82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术后给予改良呼吸训练操联合芳香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的心肺功能、恶心呕吐程度及不良情绪。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分别为(57.59±3.64)%、(3.68±0.41)L、(2.94±0.39)L,均高于对照组(55.51±4.22)%、(3.38±0.39)L、(2.52±0.39)L(P<0.05);试验组的恶心、呕吐、干呕评分分别为(4.05±0.97)分、(1.88±0.60)分、(1.59±0.87)分,均低于对照组(4.61±1.02)分、(2.54±0.87)分、(2.02±0.79)分(P<0.05);试验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为(36.49±3.49)分、(32.98±2.39)分,均低于对照组(38.15±2.92)分、(34.54±2.80)分(P<0.05)。结论   改良呼吸训练操联合芳香疗法能够改善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肺功能,减轻其恶心呕吐程度,缓解其不良情绪。

  • 专题研究·中医药与中西医融合
  • 王美君, 杜丽梅, 房津辉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44-47.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甘肃省中医院脊柱微创骨科收治的70例LDH行PELD术后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两组,经剔除后,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连续随访至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前及术后的疼痛、功能、生活质量的恢复情况及末次随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患者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50±0.64)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12.96±2.25)%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short-from-36 health survey,SF-36)(54.42±3.17)分相比,观察组的VAS评分(0.68±0.54)分、ODI(9.81±1.56)%及SF-36评分(63.13±4.01)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LDH患者PELD术后疼痛、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恢复效果,具有一定的患者认可度。

  • 王海舰, 徐耀, 王金星, 李奇阳, 张亚男, 马桂琴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48-51.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甘草泻心汤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寒热错杂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在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中医门诊及航天中心医院中医门诊就诊的72例ROU寒热错杂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草泻心汤汤剂口服,连续用药1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症状体征积分(从溃疡面大小、渗出、充血、水肿、溃疡疼痛、烧灼感、口干口渴、便干便秘等综合判定),通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评价治疗后的临床效果,3个月后电话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VAS评分、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个月后电话随访复发率,观察组复发率17.1%低于对照组复发率44.1%,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甘草泻心汤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ROU寒热错杂证临床效果较好,在改善症状体征方面尤为明显,且能够降低复发率。

  • 综述
  • 廖阳, 孙光华, 伍琦, 周君, 黄福锦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52.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系统性骨骼疾病,显著增加了骨折的风险。随着全球老龄化加速,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近年来,非药物干预手段逐渐受到关注,其中运动训练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旨在综述运动训练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不同类型、强度和频率的运动对骨密度、骨质量及功能能力的影响。通过分析近期的临床研究与实验数据,本文揭示了运动训练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骨骼强度以及降低骨折风险方面的潜力,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尽管已有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积极影响,但仍需进一步探索运动干预的最佳方案和长期效果,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 海如尼萨·艾则孜, 马秀兰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58-62.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免疫功能缺陷是艾滋病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以持续损伤体内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失衡、免疫细胞耗竭为主要特点,从而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治疗艾滋病方面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成效。前期多项研究显示,中医药以益气扶正固本的治疗方法治疗艾滋病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其中CD4+T细胞的数量提升最为显著,T细胞、NK细胞、B细胞的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调节了免疫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但仍缺乏深入的基础研究支持。故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近些年来中医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对中医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方面的治疗研究进行了讨论,旨在为后期治疗艾滋病提供参考。

  • 祁婧曼, 赵若璇, 项奥梦, 付艳鑫, 王承烁, 范维娇, 武亮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63-66.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严重伤害,还常常伴随着痉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康复手段,因其安全、经济、有效的特点,已逐渐成为脑卒中后痉挛治疗的有力工具。rPMS通过特定的磁场作用于外周神经和肌肉,影响神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从而调节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减轻痉挛、改善运动功能的目的。本综述系统回顾了rPMS在脑卒中后痉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治疗机制、效果评估及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 季小琳, 徐海燕, 苏建华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67-72.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肌少症作为一种显著影响老年人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肌少症不仅与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丧失有关,还与老年综合征密切相关,增加了衰弱、跌倒、骨折和多种慢性疾病,如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本文综述了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及其涉及的多个关键信号通路,包括AMPK、mTOR、Akt/mTOR、Myostatin/SMAD、Wnt/β-catenin和SIRT1,这些通路在肌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理解这些信号通路有助于开发针对肌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正确评估和监控肌少症的进展,结合信号通路的干预、生活方式调整、营养补充和社会支持,可以提升患者的独立性并减轻对医疗系统的依赖。未来的研究将继续聚焦于这些通路的调控机制,以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 高倩谊, 曾运红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73-78.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多种慢性病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医学诊断和综合治疗的进步发现老年患者中多种慢性病共存的情况愈发普遍,多重用药成为治疗的常见手段。然而,多重用药也带来了潜在不合理用药(PIM)和药物不良事件(ADEs)的风险,这些风险在衰弱患者中更为突出。衰弱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综合征,表现为身体储备能力下降,对外界压力的适应性减弱,是跌倒、住院及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衰弱状态不仅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清除过程,还会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从而加重多重用药带来的不良后果。此外,多重用药可能会通过药物相关的副作用或对功能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重衰弱程度。本文旨在探讨老年患者中衰弱、多重用药和潜在不合理用药之间的双向关系,分析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患者的健康结局,总结了现有的研究进展,为改善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 临床研究
  • 韩雪, 尚小洁, 张利莎, 韩雪(通信作者)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79-84.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CI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均予以溶栓治疗,依据治疗后3个月疾病转归情况分为转归良好组68例、转归不良组5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清Lp-PLA2、S100β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偏相关性分析血清Lp-PLA2、S100β水平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评价治疗后1个月血清Lp-PLA2、S100β水平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分析Lp-PLA2、S100β对疾病转归的独立作用及交互作用。结果   转归不良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Lp-PLA2、S100β水平高于转归良好组(P<0.05);高血压、房颤史、病情程度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Lp-PLA2、S100β水平为疾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剔除高血压、房颤史、病情程度、血清hs-CRP水平等其他混杂影响因素后,血清Lp-PLA2、S100β水平仍与疾病转归不良呈显著正相关(P<0.001);血清Lp-PLA2、S100β水平联合预测疾病转归的AUC值大于单项指标预测(P<0.05);建立模型1(调整混杂因素)、模型2(调整高血压、房颤史、病情程度)、模型3(调整高血压、房颤史、病情程度、血清hs-CRP水平),在模型1、模型2、模型3中,Lp-PLA2高表达者疾病转归不良风险分别是低表达者的2.305倍、2.597倍、2.944倍,S100β高表达者疾病转归不良风险分别是低表达者的2.195倍、2.522倍、2.747倍,且交互作用分析显示Lp-PLA2与S100β对疾病转归存在协同作用。结论   ACI转归不良者血清Lp-PLA2、S100β水平升高,且为疾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Lp-PLA2与S100β对疾病转归存在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对疾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李菁, 万栗娟, 刘琳, 李菁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85-90.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发生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决策树预测模型与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176例均行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久坐行为进行分组,分为久坐行为组(n=56)和非久坐行为组(n=120),分析影响PCI术后发生久坐行为的相关因素,构建决策树预测模型。另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75例行PCI的患者作为验证组,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176例PCI术后的患者中发生久坐行为56例(31.82%),没有发生久坐行为120例(68.18%)。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已婚、家庭月收入≤3 000元、慢病数量≥3种、不运动、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和高水平D-二聚体为PCI术后发生久坐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以PCI术后发生久坐行为所占节点构成比例代表该类人群PCI术后发生久坐行为的风险,筛选出6类高危人群:①正常水平D-二聚体、家庭月收入≤3 000元,占该节点构成的71.40%。②高水平的D-二聚体、正常水平SSRS评分,占该节点构成的44.00%。③高水平的D-二聚体、正常水平SSRS评分、慢病数量<3种,占该节点构成的80.00%。④高水平的D-二聚体、低水平SSRS评分、已婚,占该节点构成的30.00%。⑤高水平的D-二聚体、低水平SSRS评分、未婚,占该节点构成的40.00%。⑥高水平的D-二聚体、低水平SSRS评分、慢病数量<3种,占该节点构成的80.00%。在ROC曲线中,训练集的AUC为0.912(95%CI:0.860,0.963),灵敏度为80.40%,特异度为92.50%;验证集的AUC为0.860(95%CI:0.749,0.970),灵敏度为69.20%,特异度为91.90%,证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结论   PCI术后患者发生久坐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相关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能够良好预测PCI术后发生久坐行为的风险。

  • 王臣, 宋际明, 李梦然, 黄勇勇, 廖诗云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91-94.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创伤中心一体化救治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且接受常规急救模式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且实施创伤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预后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88.89%(χ2=4.063,P=0.044);研究组入院时间、会诊医生到位时间等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 d后,两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可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效率,并提升抢救成功率,能改善预后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孔德胜, 王品, 王珍珍, 陈川, 江政乾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95-98.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新型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结合改良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STB)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10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STB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后路手术,观察组采用UBE技术+改良置钉法。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脊柱功能、疼痛、血沉(ESR)、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更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ESR、ODI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9.25%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UBE技术结合微创内固定术减少手术创伤,加速康复,缓解疼痛,促进脊柱功能恢复,安全性良好。

  • 调查研究
  • 张晶晶, 李泽晨, 张卫红, 楚鹏杰, 陈聪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99-103.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发生现状,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综合ICU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350例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ICU机械通气患者LEDVT风险因素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U机械通气患者LEDVT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   ICU机械通气患者LEDVT发生率为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中心静脉置管史、输血、使用镇静药、机械通气时间≥3 d、加用呼气终末正压(PEEP)、D-二聚体≥450 μg/L、血浆纤维蛋白原、行床旁血滤治疗与ICU机械通气患者LEDVT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2.619,95%CI为1.372,5.001,P=0.004)、机械通气时间≥3 d(OR=11.255,95%CI为3.206,39.514,P<0.001)、加用PEEP(OR=3.227,95%CI为1.488,7.001,P=0.010)、D-二聚体≥450 μg/L(OR=2.925,95%CI为1.299,6.589,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OR=2.676,95%CI为1.347,5.315,P=0.005)、输血史(OR=1.960,95%CI为1.056,3.639,P=0.033)是ICU机械通气患者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入住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进行早期LEDVT的筛查,年龄≥70岁、机械通气时间≥3 d、加用PEEP、D-二聚体≥450 μg/L、输血、血浆纤维蛋白原是ICU机械通气患者筛查LEDVT的重点人群。

  • 郝金奇, 高鹏飞, 祁佳芙, 孙嘉, 张兰, 余艳琴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104-108.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获取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部分盟市人群的结核病知信行的相关数据,探讨不同因素与所用的问卷中8条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关系。方法   使用改良后的调查问卷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内蒙古自治区6个盟市共2 346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因素下,结核病相关防治信息知晓率的差异。结果   2023年被调查人群的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3.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主要医疗方式为人群对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居住地、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为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目前内蒙古地区人群的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人群对结核病以及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的态度较为消极。针对不同的人群使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讲强化,引导人群在面对结核病时做出正确的行为,将有利于加速实现消灭结核病的伟大战略。

  • 涂珍兰, 张琴, 张芹, 李玉平, 张琴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34(4): 108-112. https://doi.org/10.13517/j.cnki.ccm.2025.04.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胆结石患者取石术后健康素养、健康行为、生活质量与其复发的相关性,并做出分析。方法   选取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4年4月胆结石取石术患者152例,根据复发情况分成复发组48例和非复发组104例,收集一般资料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胆结石患者取石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作出分析,并探讨患者健康素养、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和胆结石复发的相关分析。结果   结果分析显示,文化程度(OR=12.443,95%CI:2.756,56.176,P=0.001)、健康素养(OR=0.691,95%CI:0.566,0.842,P<0.001)、生活质量(OR=0.618,95%CI:0.505,0.757,P<0.001)均为胆结石患者取石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可知,患者健康素养、健康行为、生活质量均和患者胆结石复发具有负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   对于已完成胆结石取石术的患者群体,健康素养、健康行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显著减少胆结石复发的概率。